主後一世紀的特羅亞

特羅亞為海港城市,位於今土耳其西北方,愛琴海東岸沿海,韃靼尼爾海峽南方出口以南,其北方約16公里(約10英里)處,即為古代的特洛伊(見479頁上圖)。主後一世紀,從亞細亞省向西跨越愛琴海前往馬其頓省(今日希臘北部,見本頁地圖),或向西北跨越韃靼尼爾海峽前往特喇家省(相當於今希臘土耳其交界處,與土耳其位於歐洲的區域,見本頁地圖),特羅亞均為必經的門戶。此處亦為亞細亞省北方向西南跨越愛琴海,前往亞該亞省(見本頁地圖)的主要門戶。在陸路方面,從特羅亞出發,沿向南的羅馬大道可達別迦摩,從別迦摩向東南可到撒狄,向南可抵士每拿以弗所(見本頁地圖)。

主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主前356-323年)駕崩,馬其頓帝國被劃分成許多區域,由不同的部將與總督管理。主前306年,統領安納托利亞敍利亞安提哥納(Antigonus I Monophthalmus,主前382-301年)自立為王,同年將此地原有的城市擴建,以他自己之名命名為安提哥尼亞‧特羅亞。主前301年,亞歷山大大帝統治特喇家的部將呂西馬克(Lysimachus,主前約360-281年)打敗安提哥納,將該城納入自己的治下,並將安提哥尼亞‧特羅亞改名為亞歷山大‧特羅亞。主前133年,羅馬人開始統治特羅亞(對照短文主後一世紀的羅馬之「羅馬的擴張」〔614頁〕)。

羅馬的傳說,特洛伊陷落之前,城中的勇士埃涅亞斯(Aeneas,與 徒9:33以尼雅」希臘文同)受到諸神的指引,背負着父親,懷抱自己的兒子,帶領了一小群人逃離特洛伊,尋找新的安身之所。在地中海周圍不斷飄泊與多次遷徙之後,最終他們在拉丁烏(Latium;即今日羅馬所在的地區)落腳,成為羅馬人的始祖。因着上述的傳說,傳聞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主前100-44年)曾考慮將首都從羅馬遷往特洛伊或附近的特羅亞,但最終並未實行。之後,凱撒奧古斯都(主前約63年-主後14年)則將特羅亞設置為獨立的羅馬駐防城(殖民地),擁有與意大利本土城市相同的權利,當地人一出生便可擁有羅馬公民權。主後一世紀時,一般估計特羅亞的人口約在三萬到十萬人之間。

根據新約的記敍,保羅曾多次經由特羅亞,往來於愛琴海兩岸之間。

保羅第二次宣教旅程中,他們一行離開第一次宣教旅程所建立的教會之後,因西行亞細亞省的計畫受到聖靈禁止,改向北方的弗呂家加拉太地區前進(弗呂家地區位於彼西底旁的安提阿北方,見359頁地圖),預計往庇推尼地區(位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以東,沿黑海邊的地區,見467頁地圖),但在每西亞地區的邊界時又再次受到禁止(每西亞地區南起別迦摩,北至馬摩拉海〔Marmara Sea〕,特羅亞位於該地區西北方的突出部,見467頁地圖),因此向西進入每西亞,來到特羅亞徒16:6-8)。在此保羅領受了馬其頓的異象,旋即從特羅亞出發,向西橫跨愛琴海,在尼亞坡里上岸( 徒16:9-11),使徒行傳中第一個「我們」的段落( 徒16:10-17)即從特羅亞馬其頓異象開始(參 徒1:1使徒行傳簡介之「文學特色」中「『我們』的段落」〔28頁〕)。

由於特羅亞愛琴海東岸前往馬其頓特喇家的門戶,同時亦可從此地向西南航行到亞該亞省的雅典保羅來到此地,顯示他已有向帝國西方前進的定見,而馬其頓的異象讓他在這三個可能之中,選擇了向馬其頓前進。

保羅在第三次宣教旅程離開以弗所之後,應是沿愛琴海岸向北來到特羅亞,期望與提多在該處見面,但並未在那裏見到提多,在此情況下保羅離開特羅亞,西行前往馬其頓林後2:12-13,對照 徒20:1),有可能是希望在馬其頓某處可以遇見提多(對照 林後7:5-7)。

之後,當保羅完成馬其頓省與亞該亞省的旅程,預備回到東方時,他再次使用了腓立比尼亞坡里)與特羅亞之間的航路,並在特羅亞停留了七天( 徒20:6)。在這期間,保羅曾讓聚會中墜樓死亡的年輕人猶推古復活( 徒20:7-12)。

提摩太後書保羅所寫,他於寫作該書信之前,也曾在特羅亞停留( 提後4:13),由於此時保羅很可能人已在羅馬,因此他應是之前從羅馬帝國東方某處,向西前往羅馬的途中,沿着他過去採用的路徑,從特羅亞出發向西跨越愛琴海。由於 提後4:13提到,保羅特羅亞留置了不少私人物件,要求提摩太幫他帶來,有觀點認為,有可能保羅是在特羅亞被捕,因此倉促之間留下這些物件,然確實的情況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