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後一世紀的米利都

米利都位於今土耳其西南方,愛琴海東南沿岸,米安德河(Meander)出海口對面(見477頁地圖),距北方的以弗所約50公里(約30英里)。古代的米利都建於一半島上,該半島有四個天然的港區,其中最大者足以停泊一支艦隊,然由於米安德河河口海灣逐漸淤積,今日米利都的遺址已位於內陸,距海岸有約八公里(約五英里)之遙(見477頁地圖)。

米利都一帶最早的聚落,應為西臺人所建立。之後在主前16至15世紀左右,克里特米諾(Minoan)文明曾來到此處建立聚落,接着在主前14至13世紀,來自亞該亞南部的美錫尼(Mycenaean)文明在此建立了殖民地,但在主前1200年左右被毀。

大約從主前八世紀起,源於雅提卡(Attica,即今雅典周圍一帶)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開始在愛琴海東南沿岸建立殖民地,他們重建了米利都,以此為基地,建立或兼併了愛琴海東岸其它的城邦(其中包含以弗所)。12個愛奧尼亞城邦在主前七世紀中葉結為愛奧尼亞同盟,米利都以其優越的港灣條件,很快成為愛奧尼亞同盟之首,並在愛琴海北方、黑海西南,甚至埃及沿海,建立了大約90個殖民地。主前七世紀,米利都成為古代最早開始鑄造錢幣的城市之一。主前六世紀初,米利都不僅是愛奧尼亞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小亞細亞地區最富裕的城市。

主前546年,米利都落入波斯帝國的統治之下。主前499年,米利都試圖領導愛奧尼亞脫離波斯的統治,結果該城於主前494年遭波斯毀滅。主前479年,希臘聯軍擊敗波斯愛奧尼亞重獲自由,米利都得以重建,但其在愛奧尼亞居首的地位,從此被以弗所所取代。

主前479年,當地的希坡達摩(Hippodamus,主前498-408年)首創以垂直交錯的街道配置,來規劃重建的米利都,於主前408年,他又以同樣的方式規劃羅底的新城,他的創舉令他後來有「都市規劃之父」的美名。主前331年,埃及亞歷山大採用了同樣的城市規劃,之後因着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主前356-323年)的東征,影響了後來許多希臘化城市的設計(參短文主後一世紀的亞歷山大)。

雖然米利都未曾再重回愛奧尼亞首要城邦的地位,但繼續是此一地區深具影響力的商業與文化中心,重建之後的米利都,城的南北各有一市場。主前403年,雅典正式採用了米利都所使用愛奧尼亞24個字母的書寫系統,主前四世紀起,該字母系統逐漸成為希臘文的標準書寫系統。

在宗教方面,自愛奧尼亞人來到此地起,米利都即為愛奧尼亞一帶重要的阿波羅崇拜中心,朝聖者來到此地,除到城內港灣附近的岱爾菲聖所(Delphinion)敬拜外,還會沿城南的「神聖大道」,到約18公里(約11英里)外低土馬(Didyma,見477頁地圖)宏偉的阿波羅神廟(見478頁圖2,本頁圖3),求問阿波羅的神諭。在希臘世界中,低土馬阿波羅神諭,其重要性僅次於亞該亞北部岱爾菲(Delphi)的阿波羅神諭。

主後一世紀的米利都,為當時愛琴海東南沿岸重要的都會城市,城中南方佔地極為廣大的市場(約一公畝〔約11萬平方英尺〕),是目前已知希臘城市遺址中最大的一個,城中的露天劇院可容納15000名觀眾(見478頁圖1)。

保羅在其第三次宣教旅程,從特羅亞趕回耶路撒冷的途中,曾行經米利都,在此差人請以弗所的長老們前來晤面( 徒20:15-17),由於兩地之間約有兩天的路程,因此保羅差人前去後,大約等了五天,才在此地見到以弗所的長老們。 徒20:18-38記敍了保羅以弗所長老們的告別講論,由其內容可知,此時的保羅有可能認為他將在耶路撒冷為主殉道。

提摩太後書保羅所寫,保羅數年後應再次造訪了米利都,並將同工特羅非摩留在此地( 提後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