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的記敍與科學

在主後18世紀西方世界發生啟蒙運動之前,教會普遍相信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敍,乃是上帝創造這個世界過程的紀實,以字面方式理解,可知上帝創造的順序、細節,並創造過程所花的時間。但在啟蒙運動發生之後,教會開始受到以科學為主的世界觀強烈衝擊,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的長足發展,使得科學界對於世界的起源,提出了不同於教會傳統的看法。教會於是修正了其對部分聖經經文的解釋,以符合科學等新知的觀察與發現。

舉例而言,在主後18世紀一度廣為流傳的「大洪水理論」認為,挪亞大洪水所記敍的,是地球史前的歷史,今日的地球表面是大洪水過後所形成的,地底動植物的化石,則是大洪水的遺跡。這理論在主後19世紀逐漸沒落,主要的原因在於學者對大洪水主要的性質與規模看法並無共識,此外,對於「深淵」(參 創1:2)的解釋,也莫衷一是。

大洪水理論式微後,代之而起的是「間隔理論」與「『日』即『時期』理論」。間隔理論認為 創1:2的渾沌並非創造前的原始海洋,而是 創1:1星球形成之後的黑暗與混亂,這個 創1:1創1:2中的間隔可能長達數億年之久,而 創1:3之後所描述的,則是世界的新創造或再創造,因此,「間隔理論」也被稱為「毀滅與重建理論」。然而,該理論的問題在於,如此的詮釋違反了希伯來文的語法。至於「日」即「時期」理論則認為,創世記所說的「日」是譬喻的用法,一日代表一個「時期」,創造的六日對應漫長的六個地質時期。然而,就今日地質學的知識而言,這已是過於粗糙的看法。

這些使聖經詮釋與科學發現相吻合的嘗試,在本質上有兩大問題。首先,雖然科學的發展成就斐然,但科學的理論與學說也在不斷推陳出新的過程中,許多一時之間被奉為圭臬的知識,在意想不到的時候,就被修正,甚至被取代。因此,完全不採納科學的見解,固然有故步自封的危險,但全然以科學的發現馬首是瞻,則又是捨本逐末。其次,這些單以科學的關注來詮釋聖經的努力,往往忽視了經文原本的性質。聖經使用各式各樣的文體,佐以結構上刻意的安排,並修辭上的講究,來呈現其主旨,單純以科學紀實的角度來理解這些經文,可能反而掩蓋了聖經對科學發達之前的讀者,所要傳達的信息。

創1:1-2:3的創造記敍為例,重覆出現的詞語使得「秩序」、「美好」、「上帝說,事就成」等主題清楚地呈現出來。再者,前三日是場景的創造、次三日則創造了對應場景的主體,這對應的結構凸顯出上帝創造天地,是由混沌到秩序、從空虛至豐富( 創1:1-27),並且整個過程都按上帝的計畫成就。而 創2:4-25另一段創造的記敍則是要強調,所有的創造都是為了滿足人的需要,植物做為人的食物,動物陪伴人,人的尊貴與價值,不言而喻。這些解讀都是自然科學角度的詮釋法所無法提供的。

聖經的創造記敍所傳達的信息與古近東的創造傳統的觀點,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見短文近東埃及關於世界起源的傳統)。古近東的文獻,不論是源自埃及或是巴比倫,經常提及神明之間的衝突,天地是由戰敗神明的軀體做成的,一切的創造,只不過是神明戰鬥結果的副產品,但聖經的創造記敍卻闡明,是獨一的上帝,有計畫地創造了世界。在古近東的傳統中,人的受造是為了提供眾神明所需要的僕役,但在聖經中,人擁有極高的地位,是上帝創造的中心。

如此看來,聖經所關注的,並非創造天地的科學描述,因為聖經一開始流傳時所面對的讀者,並非生活在科學昌明的時代,而是充滿神話的古近東聖經要有效地與當時的人們對話,必然不會以近代的科學觀點出發。事實上,科學的知識不斷地在發展和修正中,因此僅以某一時代所認可的科學為基礎來介紹世界的起源,將使聖經失去歷久彌新的特質。聖經創造記敍的主要目的,是要傳達「上帝主動創造了美好的天地萬物,並賦予了人崇高地位」的信息。這重要的信息教導了身處古近東以色列民,並之後歷世歷代的信徒,認識他們所信仰的上帝,以及他們自身的淵源與價值,而活出不同於其他群體的生命。

上述聖經創造記敍的目的,也與聖經所論及的主題:上帝並他與人類之間的關係,息息相關。聖經所記敍的內容,包含了上帝在歷史之中所施行的作為,也包含了上帝所揀選之人的經歷與領受,而這一切均發生於上帝所造的世界之中。聖經中創造的記敍,讓讀者認識到上帝對造物與人類的看法,從而明白人類在一切造物之中的身分、角色與價值,如此,聖經的創造記敍實為理解聖經中其它記敍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