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以色列人的宇宙觀

古代以色列人認為上帝尚未造天地之前,世界有如無邊無際的大水( 創1:2),上帝造天地時將大水分成「天以下的水」和「天以上的水」( 創1:7),「地」為一平面,浮在這「天以下的水」面上,這「天以下的水」聚在一處稱為「海」( 創1:10),也有一部分是地下水泉的來源( 創7:11; 8:2),其下則是「陰間」(參 拿2:2),為死者的居所。

「天以上的水」由「穹蒼」( 創1:6-8;《和》作「空氣」)支撐着,「穹蒼」和「地」之間的空間,稱為「天」( 創1:8),一切可見的天體,如太陽、月亮和星宿等,都懸掛在天上。「穹蒼」有窗口,當「天以上的水」穿過這些窗口降下,即為雨( 創7:11)、雪或冰雹( 伯38:22)。

古代以色列人的宇宙觀與他們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上述的描繪確實充分解釋了天空降雨、日出日落、泉水湧出等日常生活的經驗。另一方面,這樣的宇宙觀也包含了古代以色列人對無法觀察到之事物的想像,如人死後的歸宿-「陰間」( 撒下22:6; 詩49:14-15; 拿2:2),天體運行背後的定律( 伯9:9; 38:33)等。聖經傳達其信息,使用了當時人所理解的語言,包含當時普遍接受的宇宙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