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鳩魯學派

伊壁鳩魯學派(見 徒17:18)為伊壁鳩魯(主前341-270年,見???頁圖)所創,他認為人生最主要的目的是追求心靈的愉悅,因此經常被誤認為是一種「享樂主義」(但見以下討論),這派哲學的人生理想,是「對神明無所畏懼,對死亡無動於衷,善(愉悅)可以企及,惡(痛苦)可以承受」,以達致不為外物所遷的寧靜,他們的理想是希臘神話的諸神,因為後者絲毫不為人間的悲苦所動。

伊壁鳩魯學派以追求心靈愉悅為人生目標,與他們的神明觀、世界觀、道德觀息息相關:

雖然伊壁鳩魯學派所追求的是心靈的愉悅,以達致不為物遷的寧靜,但其信念很容易淪為縱慾享樂、亂性敗德的藉口,以致跟隨者往往成為毫無道德的「享樂主義者」,所以從一開始,伊壁鳩魯學派便經常受到其他崇尚道德、理性、秩序的希臘哲學家與學派抨擊。即便如此,伊壁鳩魯學派不僅在希臘化的世界中廣為流傳,甚至在其它的文化中亦可見其蹤跡或影響。新約所提的撒都該人(如 太22:23; 可12:18; 路20:27; 徒23:8),否認復活、靈魂的不滅等,便與伊壁鳩魯學派的哲學有着相似之處,在主後一世紀猶太地所使用的亞蘭文中,往往也以apikoros(與伊壁鳩魯的希臘文諧音)來指稱否定惡人將要受審的觀點,而在主後二世紀之後逐漸成形的拉比猶太教中,apikoros經常用來指稱否定復活、否定賞賜與刑罰的人,並視apikoros為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