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中上帝的名稱

親密關係的建立需知道彼此的名字,在舊約中,上帝樂意與人建立關係,因此他向人啟示自己的名字。此外,古近東,神明的名字常被視為反映其本性或特質。在舊約中,上帝只有一個名字「雅巍」(《和》作「耶和華」,見以下討論),但也有各種名稱用來描述上帝的本性或作為。

雅巍是上帝的名字,常被譯作「耶和華」。舊約在抄寫的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只書寫子音而不書寫母音,因此「雅巍」在舊約中被書寫為YHWH。由於「雅巍」原始的母音並未被保存下來,當代學者對其發音有不同看法,但多數認為可能是「雅巍」。

猶太人從被擄歸回之後,為尊崇上帝,逐漸避免直接談到上帝的名字,改以「我的主」稱呼,這樣的習慣反映在《七十士譯本》的翻譯之中,希伯來文的「雅巍」,多以希臘文的「主」來翻譯。到了主後六世紀之後,猶太人開始在希伯來經文中加上母音,以方便誦讀,但為避免頌讀時妄稱上帝之名,並未將「雅巍」應有的母音寫上,而是用「我的主」(a-do-nai)這個詞語的母音a、o、ai來代替,這樣的組合產生了一個原來沒有的詞語。教會從中世紀開始,誤將其子音與母音合在一起,當做上帝的名字閱讀,之後部分聖經翻譯才開始按該組合詞語的發音,譯作「耶和華」或類似的音譯,這類的譯法從此才廣為流傳。另一些譯本因了解到該詞語子音與母音的來源不同,故避免再用「耶和華」或類似的譯法,而按猶太人的習慣,改用「上主」(《現修》)或「永恆主」(《呂》)。

上帝何時將「雅巍」這個名字啟示給人,是另一個複雜的問題,對此學者主要有兩種看法。一派認為,上帝第一次將「雅巍」啟示給人,是在他與摩西的對話中( 出3:13-15; 6:1-8),至於創世記中先祖提到「雅巍(耶和華)」(如 創22:14「耶和華以勒」),是使用了當時一般人所熟知上帝的名字,來描述先祖的生平。另一派則認為,先祖已經知道「雅巍」這個名字,但對於該名字深刻的意義,及其豐富的內涵,則不完全清楚,而摩西所扮演的角色,是要藉着帶領以色列人經歷上帝的信實(應許實現)與恩慈(脫離奴隸生活,以及金牛犢事件中的罪得赦免〔 出32:1-35〕),讓以色列人真正認識「雅巍」之名的意義。

「雅巍」可能源自意為「存在」或「是」的希伯來文動詞(類似英文的be動詞),按其拼法可理解為「他是」。摩西問上帝的名字時( 出3:13),上帝在 出3:14以該動詞的第一人稱說「我是我所是」,有「我上帝是永遠存在的」之意,因此《和》譯作「我是自有永有的」。而上帝吩咐摩西以色列人提到他的名字時,用了該動詞的第三人稱形式「他是」( 出3:15-16,但《和》均作「耶和華」)。

此外,舊約中常以「雅」來稱呼上帝的名字「雅巍」。在以色列人對上帝的頌讚中,「哈利路亞」意為「你們要讚美『雅(巍)』」。

在閃語系中,多為神明的通稱,但在迦南的宗教文獻中,也有以「伊利」為「創造的神明」或「最高的神明」的代稱。《和》有時將「伊利」譯作「大能者」(如 書22:22),有時譯作「上帝」(如 詩118:27)。雅各示劍築了一座壇( 創33:20),稱之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即「上帝,就是以色列的上帝」)。 書22:22; 詩50:1; 85:8; 賽42:5均將「伊利」(《和》作「大能者」或「上帝」)與「雅巍」連用, 詩118:27甚至直接說「伊利」就是「雅巍」(《和》作「耶和華是上帝」,但宜作「上帝是雅巍﹝耶和華﹞」),而 出34:6-7則指出「雅巍」就是那位「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伊利』)」,這些語言為要指出「雅巍」不僅是神明,也是那最高的神明。

舊約中,「伊利」也常與特定的事件連用,如「看顧人的上帝(『伊利』)」( 創16:13)。「伊利」也常用做地名或人名的一部分,此時《和》常譯作「伊勒」,如地名伊勒‧伯特利,即「伯特利之上帝」之意(見 創35:7《和》小字),又如人名伊勒‧哈難代上20:5),即「上帝是有恩典的」之意。

《和》大多譯作「上帝」,希伯來文為elohim,為複數形。該詞語與單數動詞連用的時候,均用來指上帝,學者多認為該詞語的複數形為一種「表尊貴的複數」,用以表達上帝的權威和榮耀。在舊約中,「以羅欣」經常與「雅巍」連用,《和》作「耶和華上帝」(如 創2:4; 出9:30; 撒下7:25)。

「以羅欣」有時亦指外邦的神明,此時需將其複數形理解為「許多神明」,如 出12:12「又要敗壞埃及一切的神(以羅欣)」。

「至高的上帝」的希伯來文由「至高者」與「上帝」兩者組成。在古近東,王擁有最高的社會地位,可算為人間的至高者,所以「至高者」也被以色列人用來形容他們的上帝,成為「雅巍」的另一個頭銜(如 創14:22; 撒下22:14; 詩21:7)。 詩47:2同時稱「雅巍」為至高者與大君王,在 詩24:10也以王的角色來描述「雅巍」。

「全能的上帝」的希伯來文由「全能者」和「上帝」兩者組成。譯作「全能者」的希伯來文意義不確定,理解為「全能者」是根據《七十士譯本》對這名稱的譯法,有學者推測該希伯來文可能與「毀滅」有關,另有學者認為與「山」有關,還有學者認為其意義為「乳養」,但目前仍未達成共識。

「全能的上帝」首次出現於 創17:1上帝向亞伯蘭的顯現,之後上帝向雅各顯現時也使用這名稱( 創35:11),以撒雅各祝福、雅各約瑟祝福時,也使用了這名稱( 創28:3; 48:3),因此上帝在 出6:3說「我從前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為全能的上帝」。「全能的上帝」這名稱在「摩西五經」之外僅見於 結10:5

「全能者」也常單獨使用指上帝,主要出現在約伯記,常與「上帝」對仗出現(如 伯8:3,5; 13:3; 15:25; 23:16; 27:2,11,13; 33:4; 34:10,12; 35:13)。

亞伯拉罕人在別是巴崇拜「雅巍」時,他使用「永恆上帝」來稱呼上帝。在舊約中常用來稱呼雅各的上帝,見 創21:33; 詩75:9(《和》作「永生上帝」)。

這個稱號與以撒有關,出現在 創31:42,53(《和》作「以撒所敬畏的上帝」),指上帝是「令以撒敬畏的」(或「令以撒懼怕的」)。這稱號在 創31:42,53與「亞伯拉罕的上帝」一起出現。這詞語也與「上帝是使人害怕的」這概念有關,如「對耶和華的懼怕(臨到百姓)」( 撒上11:7,《和》作「耶和華使百姓懼怕」)。

稱上帝為「令以撒敬畏(懼怕)的」,確切原因不詳。

這個稱號首先見於 創49:24,之後也出現於 詩132:2,5; 賽49:26, 60:16,類似的稱號為「以色列的大能者」,出現於 賽1:24

「大能者」與意為「強壯的」希伯來文字根同,後者多用以指強壯的動物( 士5:22; 詩22:12; 賽34:7; 耶8:16),或強壯的人( 伯24:22; 34:20),在 詩78:25則可能指上帝或天使。

稱上帝為「雅各的大能者」,確切原因不詳。

舊約常以巨大磐石的堅硬、穩固來形容上帝的權能( 詩18:2),或代表上帝( 申32:4)。

使用「以色列的磐石」(希伯來文為「以色列的石頭」)為上帝的稱號,可能與雅各以色列)在伯特利以石頭為枕而睡,夢見上帝應許賜福給他有關,雅各醒後,以所枕之石為柱,澆油敬拜上帝( 創28:10-22)。

「萬軍」的希伯來文原指力量、能力,可能包括使別人為自己打仗或服事的能力。在戰爭方面, 民1:3「打仗的」、「軍隊」均與本詞語有關;在服事方面, 出38:8; 撒上 2:22「伺候的婦人」亦與本詞語有關。因此,本詞語如譯作「統管眾臣僕的」應比「萬軍的」更為恰當。

當「萬軍」與「雅巍」或「上帝」連用時,指上帝有使別人為他爭戰或服事的權力,因此 撒上17:45稱「萬軍之耶和華」是「以色列軍隊的上帝」, 士5:20則說連天上的星宿也為上帝爭戰, 賽40:26也提到「天上的(星星)」是上帝的「軍隊」(參《現修》)。但「萬軍」並非僅有軍事的意涵而已, 王上22:19「天上的萬軍」與 詩148:2的「諸軍」均可理解為天庭中一切服事上帝的臣僕,故可作「天上的眾臣僕」與「眾臣僕」。

原指有權柄宰制他人的人,用以對應「僕人」、「奴隸」、「臣民」,亦可為對男性的敬稱。希伯來文中,ba‘al(與《和》作「巴力」的希伯來文同)與adon均可作「主」,前者多用來強調擁有權與從屬關係,後者多表示下對上的敬意。當以色列人稱「雅巍」為「主」時,不用ba‘al而用adonai(從「我的主」衍生而來,《和》亦多譯作「主」),不僅與兩個詞語的語意差異有關,也與避免和迦南巴力崇拜混淆有關。

這是夏甲逃離撒萊撒拉)之後,在曠野中得上帝安慰時,稱呼上帝的方式( 創16:13)。這稱號強調上帝的看顧,上帝雖是亞伯蘭亞伯拉罕)與撒萊撒拉)的上帝,卻未刑罰逃跑的夏甲,反而應許賜福給她。

聖經中的人物在特殊的經歷之後,常以上帝之名為該地命名,做為紀念。亞伯拉罕發現用來代替以撒的公羊之後,給那地方起名叫「耶和華以勒」( 創 22:14),意為雅巍(耶和華)必預備。摩西在山上禱告,使以色列人得以打敗亞瑪力人之後,他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尼西」( 出17:15),意為雅巍(耶和華)是我的旌旗。基甸原以為見到上帝之後,他必死無疑,然而,上帝卻要他不必懼怕,基甸就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起名叫「耶和華沙龍」( 士6:24),意為雅巍(耶和華)是平安。 \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