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聖經翻譯(上)

 馮家熙

什麼是詩?
談到詩我們都會想到唐詩,想到平仄押韻,結構嚴謹的五言和七言律絕詩。但從詩的特徵來看,唐詩只是詩的其中一種,宋詞和元曲都應歸類在詩的體裁內,它們只是詩句的結構,風格有不同的特色而已。五四新文化運動後,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詩的創作起了很大變化,有所謂新詩的出現。新詩的風格自由奔放,有別於結構嚴謹,講求平仄押韻的古詩。那麼到底什麼是詩的特徵呢?詩和散文的分界到底又在那裡呢?這兩個都是不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詩和散文並非涇渭分明,兩者間有不少相互交疊的「灰色地帶」。不過一般來說世界上不同語言的詩都會發現以下特徵:

1. 押韻
2. 有節拍(律)
3. 重複
4. 含比喻語
5. 出現不尋常文法,詞藻或句字結構
6. 用字精簡
7. 分行書寫。

口傳社會,文字社會與詩
每個語言都有詩的創作,即使是沒有文字的語言也有,只是這些部落民族把詩用口傳形式表達和流傳。口傳社會的民族往往比我們這些文字社會的「文明人」還要看重詩的地位,因為他們沒有文字,把故事傳給下一代只有靠口傳和記憶。詩的押韻,節拍,重複,內容簡潔等特徵,正好易於人去記憶和流傳。希伯來文化跟其它文化一樣,經過從口傳社會慢慢發展成文字社會的過程。即使後來有了文字,大部份百姓仍保留口傳社會的生活習慣,因此詩在舊約中佔有相當重的份量。舊約中不單只有詩篇是詩,也不單只有被列為詩歌類的其它四卷書:約伯記、箴言、傳道書和雅歌是詩,在摩西五經和大小先知書內,有不少篇幅都是詩。跟據統計,舊約有三分一內容可以看到詩的特徵和結構!

語言的分類
詩的結構和特色跟語言本身的性質有密切關係。全世界的語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分類,其中一種分類法是看字本身的結構。按這種分類的方式,世界上的語言可以歸納為分離式(Isolating),融合式(Fusional)和黏著式(Agglutinative)三大類。

1. 分離式語言:每個字都是獨立的,沒有所謂字首或字尾變化。我們的中文便屬於分離式語言。

2. 融合式語言:文法的改變反映在字本身的變化,換句話說一個字可以同時顯明不同的文法內容,希伯來語,阿拉伯語,馬爾他語,拉丁語,希臘語都屬融合式語言。

3. 黏著式語言:文字是由不同的文法單元一個一個的黏上去,成為一個組合。日語,土耳其語,芬蘭語便屬於這一類。說到黏著語,讓我想起在澳洲宣教學院唸書時,某日一位講員來宣教學院分享,他的開場白是拿出一張長達一個教室的電腦紙,上面印著一串的字母,然後跟我們說這是非洲某個部落語言的「一個」字,當時每位同學都目瞪口呆,被他唬住了。其實這只不過是把一個句字的所有字母連在一起而已。

4. 合併式語言:字的本身很長而且複習,包含了融合式語言和黏著式語言的特徵,如愛斯基摩語,澳洲原住民語。不過有語言學家並不把合併式語言歸入獨立的一類。

語言與詩的創作
分離式語言,融合式語言和黏著式語言到底那一種比較容易用作寫詩呢?我聽過講阿語的人這樣說:「阿拉伯語最能用來寫詩,是別的語言不能相比的。」不過這句話只說對了下半部(即沒有語言跟阿語完全一樣),上半部我則有所保留。其實每種語言都可以用來寫出好的詩,但因為語言的種類不同,詩的結構和表現出來的特徵便有分別,能夠出現在阿拉伯語或希伯來語的特徵,不一定能出現在中文詩內;反過來說出現在中文詩內的特徵和結構,阿拉伯語和希伯來語也不能全部表現出來。舉例來說中文是聲調語,我們的古詩有平仄的講究,閃族語系便沒有這種變化了。另外中國古詩五言七言整齊的排列,閃語的詩也辦不到,當然閃語在押韻和節拍的運用上比中文方便得多,因為他們發聲的母音十分單純。有希伯來文的聖經學者分析所有舊約中的詩,找出38種希伯來文詩的特徵,當然有些特徵是中文詩沒法運用到的。既然不同語言的詩有不完全相同的結構和特徵,那麼面對舊約中用希伯來文寫的詩如要如何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呢?(未完待續)



(作者為威克理夫聖經翻譯會翻譯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