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耶路撒冷城的見證人 - 撒西金
徐淑貞
尼布甲尼撒王(主前605
–
562年)是巴比倫王朝在位最久的一個王,他在位期間使巴比倫王國達到武力和版圖擴張的最高峰。當時巴比倫的周邊勁敵有北邊的米底亞人和西南邊的埃及人;自主前605年左右後,巴比倫與埃及軍隊在軍事版圖上各自對峙。而在雙方你來我往的戰役中,國力虛弱的猶大國淪於不知該向哪個國家示好以自保的困境中,甚至也因對局勢的判斷錯誤,做了無謂的出征而吃了敗仗。先知耶利米獨排眾議,疾呼巴比倫是上帝的工具,猶大國應該先順從巴比倫來等候日後的復興;但是猶大國境內意見一致認為應該拉攏埃及,將巴比倫視為不共戴天之對敵。
舊約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在猶大王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圍困耶路撒冷。西底家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被攻破。巴比倫軍隊用火燒了王宮和百姓的房屋,又拆毀了耶路撒冷的城牆;西底家王被擄,眼見眾子被殺戮後雙眼被剜,並被以銅鍊鎖住帶往巴比倫。此外,城裡所有的百姓除了窮人外,其餘一盡被擄到巴比倫,猶大自此亡國,人民淪落至各地。這一段悽慘的歷史記載在舊約聖經的列王紀下第二十五章第1-12節、歷代志下第三十六章13-21節,與耶利米書第三十九章第1-10節
(時約主前588-586年)。
《耶利米書》第三十九章其中第三節記載道:「耶路撒冷被攻取的時候,巴比倫王的首領尼甲•沙利薛、三甲•尼波、撒西金─拉撒力、尼甲•沙利薛─拉墨,並巴比倫王其餘的一切首領都來坐在中門。」我們由此得知「撒西金」是在主前587年時,與巴比倫眾首領一起出現在耶路撒冷城的中央門口的重要官員之一。這個名字在和合本裡面被譯為「撒西金
— 拉撒力」。「拉撒力sy?r's b?r」是個官職名稱 ,在《和合本》中直接音譯,《現中修訂本》則譯為將領,而近代的學者有些傾向解釋其為宦官長。
在今年2007年七月時,維也納大學的敘利亞文考古學家邁可•約撒 (Michael Jursa)
博士解讀了一塊主前595年的楔形文泥板。這塊泥板約於1870年左右出土於巴格達城附近的古城悉帕爾Sippar(舊約聖經的西法瓦音
),該城素以祭拜太陽神出名。該泥版於1920年由大英博物館收藏後,即未曾公開過,全文如下:
「宦官長尼波•撒西金差派宦官阿拉巴尼都到伊珊吉拉廟,交付財產如下 – 金子0.75公斤。立具人 –
侍衛,阿爾帕雅之子貝爾烏撒;瑪督晢比尼之子拿丁。巴比倫國尼布甲尼撒王十年十一月十八日。」
該泥板文獻標示的日期是尼布甲尼撒王在位第十年,大約主前595年,時間與尼布甲尼撒王攻取耶路撒冷城的時間只相差十年左右。上面還標示出一位宦官長的名字 -
「尼波•撒西金Nebo-Sarsekim」,因此約撒博士解讀該楔形文泥板後,推斷此宦官長尼波•撒西金極可能與《耶利米書》中提及的「撒西金 —
拉撒力」為同一人。
在歷史的洪流中,要找到一塊楔形文泥板來對應猶大王國的時代是很稀有的,何況要從聖經以外的文獻資料中,參照到諸王以外的人物名稱,更是罕見。在這個泥板上,不但讀到疑似舊約聖經上的人物
- 「撒西金」,並且清楚標示到他在巴比倫付給神廟的金子數量與日期,這樣的官方紀錄更是寶貴。
大英博物館館藏中,尚有成堆的楔形文泥板需要解讀,目前全世界僅有少數學者懂得閱讀這種以扁尖工具(通常使用蘆葦桿的斜橫切面)寫在濕軟泥板上的楔形文。大英博物館中東部門表示,每塊楔形文泥板看起來好像都相同,有時卻各自蘊藏著寶藏,此時的這個發現,不但為楔形文研究打了一針振奮劑,也確認了繼續解讀楔形文的重要性。
每塊泥板都是開啟古老年代的時光之窗,讓我們可以依此考據該時期某個曾經存在的真實人物;目前發現的這件收據紀錄,卻意外可能成為考據舊約歷史的外證。倘若這位宦官長「尼波•撒西金」,就是日後那個與尼布甲尼撒王等權貴一起在耶路撒冷城中門耀武揚威的「撒西金
— 拉撒力」;那麼,不知當他身處耶路撒冷城時,心中的感覺如何?是否看到了大火焚燒的王宮民房,聽到了滿城百姓的哀嚎呢?
編按:本文感謝徐萬麟老師提供部分寶貴意見。
參考資料:
1. Antiquities of the Jews, Flavius Josephus (ed. William Whiston, A.M.)
2. British Museum Makes Important Breakthrough in Biblical Archaeology, c
The British Museum. Aug 2007.
3. Cuneiform tablet with part of the Babylonian Chronicle, c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Aug. 2007.
4. Tiny tablet provides proof for Old Testament, Nigel Reynolds, Telegraph
Media Group Limited. Aug. 2007.
5. The Learning Bible notes, American Bible Society, 2000. p.1291, 1383,
1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