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與名畫
當神的話語與人的藝術結合 …
 

何恭上

開始研究「聖經名畫」,那是我應資深報人黃仁先生的邀請,開闢「名畫欣賞」專欄介紹,想來快三十年了;當時在台灣購買外國畫冊困難,也沒有專書可供參考,由於條件不如,自身卻更加執著與好強,一頭往不知底洞的地方鑽去。後來能夠柳暗花明,陸續出版「聖經名畫」系列叢書,實在是靠興趣,恆心,堅持,耐心的個性使然。

名畫之所以為名畫,是因為出於大師手筆,而且流芳百世,至今人們還百看不厭,越看越感動。當然,聖經名畫給人的感動更是刻骨銘心,其中有幾幅所畫的是《聖經》中的某個章節,驚瞥之下,那份心靈的悸動與震撼,絕對不是文字的描述可以表達。

像《創世記》19章,描寫住在所多瑪城的義人羅得,那是人類無法想像,而且不合情理的故事。但當我在巴黎羅浮宮看見「羅得與其女兒」名畫時,覺得天底下哪有那麼輕佻的父親,對女兒如此非禮。雖然後來看到那麼多藝術家選擇此主題作為畫作,但當我寫《舊約聖經名畫》時,心中還猶豫著這段是否可以發表出來。

書出版後,我央託洪範出版社葉社長拿兩本請教他的同學 – 聖經公會總幹事賴俊明牧師。賴牧師一句話安定了我的忐忑:「這是聖經上《創世記》十九章記載的內容,又不是何先生要那些畫家畫的。」其實,人類還是人類,上帝造人有好人也有壞人,上帝認為好人縱使在極端惡劣環境下,還是該放條生路給他去,有時候並不合情理,也無法獲得人類認同,但是不是比死路一條要好呢?

看了這麼多聖經名畫,有幾幅畫的細節總在我腦海縈繞不已。像《新約》中的耶穌受難事件,很多畫家畫過。當我們看電影「受難記」時,感覺許多畫面角度、衣著和氣氛都似曾相識,就是這原理。

有一幅畫,畫出基督背著十字架,在苦路艱難行走時,汗珠、淚水、塵灰交雜…,甚至筋疲力竭、視眼不清。而在路旁看此人間慘狀的婦人掏出自己的手帕,要幫基督擦去汗水與灰塵,沒想到手帕卻印上基督苦路上的面貌!很多藝術家畫此情節入木三分;我對這段故事的名畫,更是愛不釋手,經常看了又看,感同身受。

此外,還有林布蘭特的「主在何方」,畫出清晨時刻,主化身為園丁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然後馬利亞向園丁問道:「我的主在哪兒?」這種如夢似幻的晨光,強調那吃驚的臉,何其感動!林布蘭特不但畫出情節,也畫出了氣氛。

《聖經》實在是永恆的經典,沒有接觸時以為它只是基督徒上教堂時必讀的「經書」,但當我以名畫角度再度研究《聖經》時,才知道它的博大與精深。《舊約》和《新約》各有不少名畫可以解讀經文內容,讀者往往可以藉從畫家筆下的名畫,把聖經文字圖象化,這也幫助了我對《聖經》的瞭解更具體深刻。

不過有些經文還是難以圖畫展現,像《聖經》裡的《詩篇》,更是無法言喻的偉大經典,因為它不像《創世記》或四福音等有連續性的闡述,而是一篇篇像抒情詩一般。深深感覺《詩篇》的經文是人類信望愛的抒情,內中的感情流露真摯,語言豐富。在人生百態的經歷中,我們都能找到相對可解讀情緒的詩篇;它不啻是情緒低潮時的安慰,也是歡欣快樂時的歡呼。這些優美的詩歌,使我在讀經時,擁有自我遐想的無限空間。我個人認為是詩人所寫過最完美的靈修與祈禱指南;它實在是人類最佳情緒的抒解,更是每個人可以自我構築心目中最美的畫面。 

編按:何先生雖然還不是基督徒,但其對聖經的瞭解與鑽研,用心頗深,其體會甚至勝過有些基督徒。他對聖經公會的事工亦非常支持。本會所出版的《新舊約名畫聖經》,即是由何先生編著圖畫說明部分。

【本文作者為藝術圖書公司發行人。編著有《舊約新約聖經名畫》、《使徒與殉道者》、《聖經外典》《聖經文學》、《啟示錄》等一系列聖經名畫相關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