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季刊]

聖經事工在中國


蔡仁理


神的話語在中國的傳入是早在大唐時期,約為唐太宗貞觀九年(主後六三五年),直到(主後七八一年)唐德宗時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並序」為這個時期做了最好的見證。然而長久以來,在中國的漫長文化軌跡中及儒道佛法及帝制的影響下,神的話語一直無法印行流傳。這情形直到主後一八二三年英國宣教士馬禮遜(Robert Morrison)出版《神天聖書》後,才慢慢轉變。

自從馬禮遜成功地完成新舊約聖經的翻譯之後,許多歐美各大宗派的宣教士紛紛開始合作翻譯許多不同版本的聖經,其中以一九一九年出版的《官話和合本新舊約全書》又名《國語和合本》最受到歡迎,這譯本出版不到十年即通行中國全國各地,銷售量遠超過任何譯本,得到大眾的認定。

到了一九五零年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始主政,因盡量減少民間的宗教活動,聖經的出版工作日漸慘澹;甚至到了文革期間,教會遭受到迫害而瓦解,聖經也慢慢被世人遺忘,眼看著許多宣教士的心血就要化為無有。幸而,在其他的華人世界裡,教會與信徒仍珍惜著《國語和合本》,知道這聖經得來不易,並藉著閱讀此一譯本,熟知神的話語和祂的救贖,進而得以在基督的生命中成長;基督教文化也因此能在華人世界裡逐漸發芽成長。

然而,我們不以自己的得著為目標,更甚者我們想到了在中國的手足,他們乾枯的心靈也同樣需要聖經話語的滋潤。很多人藉著探親之餘,紛紛攜帶聖經贈送親友,此一聖經需求的迴響,在華人世界引起許多的回應並引起一陣偷運聖經的潮流。有鑒於此,中國教會遂試著自行開始印製聖經,然而印製的紙質粗糙,成品並不理想,於是中國基督教協會(China Christian Corporation)透過愛德基金會(Amity Foundation)邀請聯合聖經公會(United Bible Societies)一起參與。聯合聖經公會看見了這樣的需要,遂開始籌資並透過中國基督教協會成立外資合作的第一個方案 ─ 愛德印刷廠。

聖經的印製 一九八七年愛德基金會與聯合聖經公會在中國南京成立了南京愛德印刷廠(NanJing Amity Printing Co. Ltd),主要為印製聖經,同時也協助當地的社會教育文宣或其他產品的印行;草創之時皆由聯合聖經公會亞太區辦事部擔任拓荒者。當時由於中國國內的物資嚴重缺乏,所有從歐洲運進的機械,廠房運作的資金,以及印刷專家的招聘,員工訓練等事宜,都由聖經公會協助籌畫備辦。

聖經公會的宗旨是:「讓每一個人,能就其經濟能力來購買一本他能閱讀的聖經。」為了讓中國的信徒可以買得起聖經,降低製作成本是首要的考慮,故印刷所需的紙張皆由聯合聖經公會免費提供。聯合聖經公會特別自海外進口聖經紙張供應給愛德印刷廠,一直到了一九九四年,當中國有能力製作該種紙張時才改自國內購買。同時,聖經紙的採購也是以需要量來評量,亦即由中國基督教協會統計的基督徒聖經需求來決定每一年的聖經印刷出版數量。

聖經的發行 隨著基督教人口的激增,聖經印製的需求也愈加強烈,印製聖經成為聖經公會最有效益的宣教活動。

自一九八八年至二零零二年,愛德印刷廠已印製了總共約三千萬本聖經,供應給當地的信徒應是綽綽有餘。外傳中國境內聖經嚴重缺乏,導致許多熱心的基督徒紛紛以各種方式運送聖經進入中國,甚而時傳出因誤蹈法規而遭受處罰;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行為,因為愛德印刷廠印出來的聖經都藉著中國基督教協會裡的聖經出版委員會負責供應配發到全國75個供應站。當然,若有主內肢體願為中國的信徒盡一份心力,也可在當地的聖經公會付費並指明奉獻的對象與地址,聖經公會就可以代為安排將聖經送達致贈對象的手中。

聖經的翻譯 此外,鑒於中國地幅遼闊地方語言豐富,除了官方語言外,方言的翻譯事工亦不容忽視。聯合聖經公會受到中國基督教協會的邀請,遂開始支持許多翻譯顧問投入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方言聖經翻譯事工,希冀協助推動提高地方的知識與教育的啟發。

除了方言聖經之外,聖經公會對聖經的推廣並不限於教派,遂也投入在中國天主教聖經的印製事工,平均一年供應約十萬本發行量的聖經紙張,以利天主教聖經的發行。

中國大陸的聖經供應事工成果,可說是聯合聖經公會在90年代最大最有效的事工計劃。當初700萬美元投資的成本,曾被保守地估計若能印送到大陸100萬本聖經即能符合經濟效益;但是神的祝福大大超過我們所求所想,愛德印刷廠在2002年的12月11日即將慶祝第3000萬本聖經的印製發行,這是我們在設立之初所預想不到的。聖經公會樂見在久經枯乾的文化荒漠中,中國人民能得到神話語的滋潤,心靈能得到釋放,這皆仰賴於聖靈的動工,使神的道不被捆綁,得以運行無阻;而我們只是按照神給的機會,努力盡自己的本分做主的工罷了。

在此特別感謝駱維仁博士提供部分資料。

(本文作者乃南京愛德印刷有限公司現任董事長,前任中華民國聖經公會總幹事。)

[聖經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