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國(天國)

新約中,「上帝的國」一詞主要出現於馬可福音路加福音使徒行傳馬太福音則多以「天國」(或作「諸天之國」)稱之(對照如 太5:3路6:20),後者反映出猶太人自被擄歸回後,以「天」(或「諸天」)取代「上帝」的語言習慣,目的是避免妄稱上帝的名(參 出20:7)。在福音書與使徒行傳中,有時也以「國」或「父的國」來表達「上帝的國」與「天國」的概念,為方便討論,以下均以「上帝的國」稱之。

「上帝的國」談到上帝施行其統治的主權,該詞語雖未出現於舊約之中(僅 代上28:5; 代下13:8提到「耶和華的國」,然均指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的統治),但上帝為王統治的概念,散見於舊約之中(如 撒上12:12; 詩24:10; 29:10; 賽6:5; 33:22)。

以色列人要求立王,被視為他們對上帝統治的厭棄( 撒上8:4-8),而之後大衛所開始的王朝,宜將其視為在上帝的宗主權之下,代表上帝的統治者,因其君王的權柄,來自於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約(如 撒下7:8-16),同時有上帝的先知在宮廷中輔佐(如拿單以賽亞)。然而,世間的以色列王國也不全等於上帝的統治,因為君王會因偏離上帝而被上帝所棄(如所羅門,參 王上11:10-11),國家會因罪惡不義而滅亡(見 王下17:5-18; 25:1-21)。面對令人失望的現實,上帝賜給大衛其國位必永遠堅立的應許( 撒上7:12,16,另見 王上11:12-13),帶給以色列人新的盼望,期盼在後來的歷史中,理想的大衛王國將會出現,這新的王國,將展現出上帝統治所帶來的公義與繁榮。

基於上述的盼望,在被擄歸回之後,猶太教的啟示文學,經常表達出對上帝公義審判與統治的期盼(如但以理書,以及典外文獻的禧年書以諾一書所羅門詩篇等)。這些文獻多次提到,上帝將會除滅人世間的國權,在地上建立他永恆的國度(如 但2:44,另參如典外文獻 禧年書1:28; 以諾一書25:3-5),但以理書同時提到,這國將藉由「一位像人子的」帶來( 但7:13-14),在典外文獻以諾一書中,上帝(至高者)設立這位「人子」為君王與受膏者(如 以諾一書62:5-7,另參 以諾一書48:10; 52:4),他將在寶座上審判並除滅列國的君王(如 以諾一書46:4-5)。兩約之間惟一明白提到「上帝的國」這個詞語的出處,為典外文獻 所羅門詩篇17:3,該文獻同時以「大衛之子」來稱呼這國度的統治者( 所羅門詩篇17:21)。

在耶穌的時代,巴勒斯坦猶太人所使用的「他爾根」(見〈如何使用本書〉之「縮略表」),則經常將先知書所談,上帝將施行救贖與審判的「主的日子」,譯作「上帝的國」來臨,在那時,上帝的大能、榮耀、慈愛、公義,將對全人類全然展現(如「他爾根」 賽24:23; 31:4; 40:9; 俄1:21; 彌4:7-8; 亞14:9)。

從主前一世紀中葉起,猶太人因受外族(希律家族與羅馬帝國)的威權統治與殘酷剝削,更加盼望上帝國的來到,基於上述的啟示文學,耶穌時代的猶太人所設想的,往往是有朝一日猶太民族將在受膏者大衛之子的領導下,得以再次勃興,脫離外族統治,回復大衛王朝的光榮。

根據對觀福音,「上帝的國」是施洗約翰所傳信息的內容,他強調上帝國來臨所伴隨的審判,並要求人立即悔改( 太3:1-2,7-10; 路4:7-14),這審判與悔改的信息,與兩約之間對上帝公義統治的期盼,有着密切的關係。

耶穌延續了施洗約翰所傳上帝國的信息,同樣提到將臨的審判與悔改,但耶穌同時指出,上帝的國是福音(參 太4:17; 可1:14-15; 路4:43),因為上帝國的介入,上帝的大能與慈愛,讓病人得到醫治,也使得鬼被趕出(參 太4:23; 9:35; 12:28; 路4:43; 8:1; 9:2,11; 10:9; 11:20;另參 太11:2-5)。不僅如此,耶穌以「人子」自稱(如 太8:20; 9:6; 10:23; 16:28; 19:28; 24:30; 可2:10,28; 13:26,29; 14:62; 路5:24; 6:5; 17:26,30; 21:27等),令人聯想到啟示文學所提,上帝永恆國度的君王與受膏者,而耶穌的教導也指出,他的出現與他所行的神蹟奇事,都展現出上帝的榮耀與公義,宣示了上帝的國正在來臨(參 太12:28; 路11:20)。

可1:15的「上帝的國近了」(另參 太4:17),以及 太12:28; 路11:20的「上帝的國臨到你們」,應理解成「上帝的國隨着耶穌的來到,已然降臨」,還是應理解成「這上帝的國,即將來到,但要到未來歷史終結之前,才會降臨」,在當代學者當中引起廣泛討論。當代常見的觀點認為,上帝的國同時有着「已然」與「未然」的面向:一方面,耶穌宣告他有赦罪的權柄(如 可2:1-12),將他自己的事工視為 賽61:1-3的實現( 路4:16-21),同時宣告他的門徒看見並聽見了之前先知與義人所盼望的( 太13:16-17; 路10:23-24),在在顯示上帝的國已然降臨;但另一方面,耶穌指出,與他同在的人中,有人在未嘗死味之前,要看見上帝的國( 太16:28; 可9:1; 路9:27),耶穌也在最後的晚餐中提到,他將不再喝那杯,直到在上帝的國裏喝新的那日子( 太26:29; 可14:25; 路22:18),均暗示了上帝的國在耶穌宣講福音的時刻,仍未全然降臨。綜觀兩者可見,上帝的國因着耶穌的出現,已開始闖入人類的歷史當中,但其全然的降臨,仍須等待耶穌的再臨與世界的末了(參 太24:3-31; 可13:3-23; 路17:22-37; 21:7-19)。

在耶穌的教導中,上帝的國還存在着另一重的張力,與上述這種「已然」又「未然」的張力,息息相關:上帝的國是「顯明」的,但同時也是「隱藏」的。一方面,耶穌透過公開的教導,以及醫病趕鬼的神蹟奇事,宣告上帝國的來臨;但另一方面,耶穌僅向他的門徒,解釋上帝國的奧祕( 太13:11; 可4:10; 路8:10)。上帝的國「已然」又「未然」、「顯明」卻「隱藏」的張力,耶穌以比喻的方式闡述出來:芥菜種與麵酵的比喻( 太13:31-35; 可4:30-32; 路13:18-21),都談到上帝的國開始時雖小而隱藏,但最終將大而明顯地展現出來。

耶穌的比喻也指出,在這「已然」又「未然」、「顯明」卻「隱藏」的階段之中,上帝的國還有着另一個特徵,就是「混雜」:撒種的比喻( 太13:1-9,18-23; 可4:1-9,13-20; 路8:4-8,11-15)、稗子的比喻( 太13:24-30,36-43)、撒網的比喻( 太13:47-50)都提到,在這階段中,將來得進入上帝永恆之國的人,與不得進去的人,均混雜其中,但最終並非所有的人都能進去,唯有配得的人,會被分別出來,在上帝的國中坐席(參 路13:22-30)。

怎樣的人最終配得進上帝的國,成為天國的子民?葡萄園工人的比喻( 太20:1-16)與娶親筵席的比喻( 太22:1-10)均指出,人得以進入上帝的國,是出於上帝主動的邀請與恩典,並非人的功勞;但與此同時,兩個兒子與兇惡園戶的比喻( 太21:28-32,33-46)也指出,人面對上帝主動的邀約,需要正面的回應(另參 太22:11-14; 路14:15-24)。這樣的回應,不僅是在言語上稱耶穌為主,更重要的是遵行天父的旨意( 太7:21;另參 太5:20),活出愛上帝與愛人的生活(參 可12:28-34)。

這樣的回應,體現在人與上帝的關係當中,是存着壯士斷腕的決心來追隨基督( 可9:43-47),不受任何世間錢財的追求與人情的牽絆影響(分見 太19:16-30; 可10:23-25; 路16:13; 18:24-29路9:60,62),但同時有着孩童般謙卑的態度( 太18:1-5; 19:14; 可10:14-15; 路18:16-17)。體現在人際關係中,則是「山上寶訓」( 太5:1-7:27)與「平原寶訓」( 路6:20-49)所談到的品格,並且對人能夠不計次數地饒恕( 太18:21-35)。耶穌在 太24:1-25:46談及他再臨的教導當中,也同樣指出上帝的國與以愛待人之間的密切關係:耶穌提到,他再臨的時間,沒有人知道( 太24:36),因此需要警醒預備( 太24:45-25:13善惡僕人與十個童女的比喻),但真正的警醒與預備,是善用上帝所賦予的恩賜( 太25:14-30; 路18:12-27),給人吃、給人喝、照顧客旅,並那些赤身露體的、生病的、坐監的,將一切有需要的,都當做基督來服事( 太25:31-46)。

從上述的教導來看,上帝國的子民,是一群能夠展現上帝的公義與慈愛的基督信徒。對照施洗約翰所呼籲的悔改(參 太3:1-2,7-10; 路4:7-14),耶穌所教導上帝國子民的品質,明確指出了悔改後生活的方向。對照兩約之間對上帝公義統治的期盼,這些教導也清楚描繪出上帝統治下其子民的具體品格。但就成員的種族背景而言,耶穌所談的上帝的國,與之前所提,耶穌時代猶太人一般期望的上帝的國,有其不同之處, 太8:11-12; 路13:28-29指出,這上帝的國並非單獨由猶太人所組成,其成員超越了猶太國族的範圍,為多國多民的組合。

與對觀福音相比,約翰福音較少提到上帝的國,但所提之處,均為上帝國的意義,提供了重要的補充。在耶穌與尼哥德慕的對話當中,耶穌指出進上帝國的必要條件,是藉着聖靈,擁有從天上來的生命品質( 約3:3-5,「重生」同時可作「從上而生」),以此闡明了聖靈與進上帝國之間的關係。而當耶穌在彼拉多前受審時,耶穌指出,他的國不屬於這世界( 約18:36),顯明他所帶來的上帝的國,與當時猶太人期望的上帝的國,另一個不同之處:耶穌所帶來的上帝的國,並非以人世間政權的形式出現,上帝的國將以其它的方式,進行其統治。

使徒行傳並未特別探討上帝國的內涵,但其中多次提到,使徒與教會的使命,為宣揚耶穌基督與上帝國來臨的福音(見 徒8:12; 14:22; 19:8; 20:25; 28:23,31),這使命不僅與耶穌復活之後所給予門徒的命令有關(見 太28:18-20; 徒1:6-8),更可以回溯耶穌公開傳道期間,交付給門徒那宣揚上帝國來臨的使命( 路9:2; 10:1-12)。

保羅書信與使徒行傳類似,視宣揚上帝的國為福音使者的使命(參 西4:11)。與福音書相比,保羅書信甚少談到伴隨着上帝國來臨而發生的神蹟奇事( 林前4:20談到的「權能」,有可能是保羅書信中少數觸及這主題的經文),較多提到的是,信徒需有與上帝的國相稱的倫理品質(如 羅14:17; 林前6:9-10; 加5:21-23; 弗5:5; 帖前2:12),而 帖後1:5提到信徒為信仰受苦,顯出他們配得上帝的國,反映出的是耶穌山上寶訓八福中的教導( 太5:10-12)。

保羅書信提到上帝的國,常從「在歷史終局全然展現的上帝國」這個角度來理解,因此,在哥林多前書中,上帝的國在復活的討論中出現( 林前15:24,另參 林前15:1-58),而 提後4:18則提到上帝的國(天國)為所盼望的最後歸宿。與上述的用法相較, 西1:13-14所提的「愛子的國」,所着眼的則是現時基督的掌權。新約本身並未詳述「基督(愛子)的國」與「上帝的國」之間的差別( 林前15:24-28可能為理解兩者關係的少數間接線索之一),但從 弗5:5來看,兩者即便有所區別,彼此的關係仍應非常地密切。

一般書信(大公書信)甚少處理上帝的國這個主題,但部分書卷可看到耶穌上帝國教導的影響。 來12:28所談「不能震動的國」, 彼前2:9提及信徒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並 彼後1:11所提「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均是基於耶穌所宣揚的上帝的國,而 雅2:5上帝揀選貧窮人,讓他們承受所應許的國,則反映出耶穌平原寶訓中的教導,「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 路6:20,另參 太5:3)。

啟示錄雖未使用「上帝的國」一詞,但全書充滿了王權的語言與象徵, 啟21:1-22:5所描繪的新耶路撒冷可視作宇宙性上帝的國的象徵,啟示錄談及上帝的國終將擊潰世俗之國與撒但的勢力,全然實現上帝與基督(羔羊)的統治。

在福音書中,成為耶穌的門徒,與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有着密切的關係,而在使徒行傳當中,對上帝國福音的回應,是受洗加入信仰的群體-教會(如 徒2:41-47),因此,上帝的國與教會,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何,值得探討。按之前的討論,上帝的國可理解為上帝在基督裏所展現的救贖行動,最終要帶來上帝全然的公義統治,而教會則是那些用信心回應上帝國福音的人,所組成的群體,他們握有進入上帝國的鑰匙,可決定這福音向何人開放,向何人關閉( 太16:19; 18:18),由此觀之,教會的成員與上帝國的子民,似乎應為一體的兩面。

但值得留意的是,事實並非如此。之前已經提到,上帝的國如今仍在「已然」又「未然」、「顯明」卻「隱藏」的階段之中,有着「混雜」的特徵。換言之,並非所有在教會中稱呼基督「主啊!主啊!」的人,都能進入天國,當上帝國全然展現時,教會中僅有一部分的成員,得以進入上帝永恆的國中( 太7:21)。另一方面,當復活的耶穌宣告,「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已賜給了他( 太28:18),也意味着上帝的國並不侷限於教會之內,耶穌這位受膏君王的統治,超越了教會的範圍(參 弗1:17-23; 腓2:9-11; 西1:15-22)。因此,不宜將教會與上帝的國視為一體的兩面,較合適的理解,是將教會與上帝的國,視為彼此密切相關、互有交集,但並不全等的兩個範疇。在上帝的國全然展現之前,教會的任務,是為上帝的公義與慈愛作見證,並祈求上帝的國早日全然降臨,讓上帝的統治與祝福,彰顯在地上,如同在天上( 太6:9-10; 路11:2)。